薇妮小说阁>奇幻>我的养母我的家 > 第35章-我的抗战“记忆”
    我是抗战🏈胜利后出生的人,照理说对抗战是没有什么记忆的。但母亲、兄长述说的人生经历,却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那个时代的难忘印象。

    一、竹林边的惨剧

    最早的“记忆”是儿时听母亲讲的一段悲剧故事。“日本人来时,原本住在🆼县城的我们一大家七八口人,匆忙逃到西沙礼士桥你外婆家避难。”母亲告诉我说,“你外婆家是个大家族,房子还能够住下来。虽然拥挤,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还是很高兴的。家里有个二舅舅,有时把大家集中起来,教认字,学唱歌,也很不错。可好景不长,”母亲深深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鬼子下乡扫荡,我们又逃到更偏远的县域边境的表妹蒋家。说起来也是你的表姨娘家了。你那个姨娘可是个胆儿大、好奇心强的人。日本兵从东高岸过,她就想躲到屋东头竹林里看,以为不要紧的,可刚出去不久,就听一身枪响,她🐕中弹了。抢着拉回来,不一会就断了气。她当时怀有身孕,小孩还在肚里动呢!立时,一桩丧事牵动大家了。”母亲说着,不禁又伤心,感叹道:“唉!‘乱离人不及太平犬’噢,找谁说理去?”已然泪水涟涟了。

    此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极恐怖的印象。小鬼子怎会这么凶残无道?看一下又怎样啦,竟要了两条🌮人命,这些衣冠禽兽!长大🌼🄝后终于知道:力胜一时,理胜长久。侵略者的倒行逆施,早已埋下了失败的📋因子。

    二、城门前的骨气

    母亲还说过这样的事:“日本鬼子占领中国,到处狂轰滥炸,连我们这小县城也不放过。普通的民宅,因为式样别致新潮一点,竟被炸毁。造孽哟!城北吴家🔨花园就是这样被炸的,真是没有一点人性。

    鬼子进城,城里老百姓早逃空了。占一座空城有什么意思,他们想点子笼络百姓,让进城。我听说了,倒是想进城看看,毕竟,城里的家好一阵没回了。那天起了个早,走了两三个小时,25里地呢,腿都走酸了,远远看到老城门,按说可以进了。但门前有日本兵站岗,一边一个。进城的人不多,挑担的,🊯📶背篓提篮的,手拿行李的,都要停下来搜查。临走,还看到每个人都弯腰鞠一下躬才进去。日本人还搞这一出?在城门前,我思量再三:不行,“男儿膝下有黄金,女子颜面大如天”,进个城要受这样的屈辱,——那,就不进了!于是转身往回走,又是25里,虽然走得腿发软,到家都要瘫了似的,但心里是硬朗的。后来,我一🉸🌇☢直不进城,直到鬼子被新四军赶跑,才回城里的家。”

    母亲🙕的骨气令我崇敬。其实,反抗,有存乎心者,有形于外者。万众一心,心心相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何坚不摧,何敌不克?

    三、投笔从戎,那年他16岁

    在⛯家乡,三🐚哥投笔从戎、参军抗日的故事是年长的邻里乡亲经常会说起的,也早让我耳熟能详了。

    三哥原本在当时的“苏北中学”读书,因为离家远,需要在学校附近的人家寄宿。平时差不多每星期都要回家带粮草,很正常的,可有一段时间,他不回来了。这自然急坏了家人。到学校打听,说可能是去北边参加新四军了。父亲知道这情况,反而不那么急了,又让老🂈🌳熟人张子元去帮找。所以说“又让”,因为原先家里老二也去过北边,是张子元去把他找回来的。这次子元很自信,背个包袱夹把伞,二话没说就走了。半个月后回来,不过身后没见到老三的影子。他对父亲说:“地方是找到了,可三公子不愿回,不出来见,我也没法子。”

    父亲很气,还是不甘心,再次叫他去,还让带了自己写的亲笔信,郑重交代:“老三找不到你也别回来了。”没办法,张子元只得再跑一趟。这一次时间更长,因部队开拔,更向北边去了。好不容易找到部队所在的💅🏚🚥地方,还是见不到人;张子元拿出信件让门岗递进去,表示见不到人就不走了,终于有个当官的出来接见。“那人个子不高,长方脸,宽额头,眉眼清秀,穿身旧军装,喜欢盘腿坐,像个弥勒佛。”事后张子元很自得地逢人便讲,“他很客气地问了情况,最后拿出一件毛线背心给我,说:‘你回去吧,回去对老爷子讲,陈致(我三哥的名字)在这里很好,让他们放心。等打走了日本鬼子,他会回去的!’”

    父亲看到毛背心,不再说什么;母亲拿着背心,难过得直掉📃😈泪。这是儿子上学前她给一针一针打的。她知道老三的心思:当初老二被找回来,结婚成家,他就很不以为然,曾经🉸🌂🟞说过:“我要去了,就一定不回来的!”现在果然如此。“讨债鬼,铁了心了,两次找都不露面,看来真能干大事呢!”母亲又爱又恨,自言自语。

    三哥参军时我还没有出生,我长大后与三哥也只见过一两次面。说起当年投笔从戎,他坦言:当时想法其实很单纯,在那样的形势下,已不能安心读书,就想去抗日。而要参加抗日,有两个选择,一是国民党军,一是新四军。比较一下,真心抗日的还是新四军。几个同学约好了一起去,没想到一下跑到新四军军部。他在部队🖣🔛一直从事安全保卫方面的工作,在抗日根据地当过公安局长,抗战胜利后随军北撤南下,一路都与公安打交道,解放初在福建省公安厅任职,后来又调到上海当时的中共中央华东局办公厅工作,正如母亲所言,确实干的是大事情。

    一位名人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和当年奔赴各抗日根据地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三哥的抉择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许多年后,当年迈的母亲将随我一起到🍄🅢🈏我工作的城市生活,在清理即将易主的老屋物件时,我意外发现一张早期的军属证,那方形的政府公章告诉我年代已经久远。军属证上填写着:陈致,一九四〇年参加新四军。我计算了🔈⚎一下他的年龄:那年,他才16岁。

    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