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两年,富康农机厂的管理团队,已经成了李卫东的一块心病。
富康农机厂的前身是一个县农机厂,当时能有个中专生,就算是厂里的高级人才了。
所以农机厂的管理团队,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企业管理培训。
如果富康农机厂还是一个小工厂,这样的管理团队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富康农机厂不断发展壮大,原来那些管理者的能力,已经难以与农机厂的规模匹配。
李卫东原本的计划是在农机厂内挖掘一下潜力,培养一批干部出来。
杜家海就是李卫东所看好的对象,李卫东将杜家海提升到副厂长的位置,着重进行培养。
杜家海虽然也只有中专学历,但这个人并不笨,而且干活很踏实,从不偷奸耍滑,关键是对李卫东非常的服从。李卫东看到了这些优点,才决定培养杜家海的。
几年下来,李卫东发现,杜家海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你给他安排工作,他绝对能认认真真的完成,不会出现纰漏。
然而在企业经营方面,杜家海却没有灵性,对于决策方面的事情,更是好不擅长。
如果是做副职的话,杜家海应该会很优秀,但让杜家海做一个企业的一把手,就完全不行了。他没有那种头脑,也缺乏决策能力。
农机厂内部培养干部的计划失败了,李卫东只能从外面挖掘人才。
计划经济时代,国内的人才都集中在国企当中。到了九十年代末,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二十年,但国内最优秀的人才,依据是在国企。
特别是企业管理者,是需要时间和资源去磨练的,很多大型国企的领导干部,那真的是从千军万马中一点点磨练出来了,不知道淘汰了多少同样很优秀的人,才能爬到那个位置。无论是能力、经验、人脉,全都是一流的。
在那个政企不分家的年代,国企高管想要在仕途中走的更远,自然是进入到国家的行政机构当中,比如前往直接管理企业的专业经济部门任职。
这种专业经济部门可不少,光是工业方面,就有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电子工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