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头说道:“赶紧将满清鞑子灭了,省得日后再回来。”
“放心吧,看看眼前这些威武雄壮的大兵们,鞑子能回来那才是见了鬼了!”
铁灰色长龙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震撼人心。
经过三个月的准备,刘峰集中了六个军二十八万人准备与清廷最后一战,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陈玉成指挥,率领麾下独立军、第六军十万人从从山海关出发,进攻锦州清军。自己则率领主力从大沽乘船准备在辽东半岛登陆,直捣盛京。
农历九月十三,陈玉成率大军过山海关,一路连克高岭、前屯卫、平川营堡、高台堡、等就座堡垒,直达宁远城。
宁远城,关外一座极为重要的军事重镇,明末名将袁崇焕曾经略这里,与后金对抗,还创造了宁远大捷,重伤努尔哈赤。不过此时它却成为清廷防卫中华帝国的关外第一道防线。它高有十米,宽有六米,极为坚固。奕对这里极为看中,布置了两万士兵防守。
高大的宁远城墙上,清军都统八海看着远处,他已经收到汉人出关的消息,就将城门关闭,等待接敌。
“报,都统大人,一支汉军绕过宁远,占领了双树堡!”一个士兵登上城墙急报。
巴海心脏猛地一缩,这汉军来的太快,而且一出手就进攻要害,双树堡是向锦州撤退的唯一退路,现在他们只有困守一途。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既然敌人已经占领了双树堡,接下来要进攻的就是宁远城了。
宁远城有三十门新到的火炮,巴海觉得不够还从库里翻出二十门旧炮,放置城墙上,手下清兵人手一支火枪,可惜这些士兵大多数是刚被征召的满族子弟,甚至还有十四五岁的孩子,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他们正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每一份战力都是及其宝贵的。一个小时后,陈玉成率领大军出现在宁远南门外。
“这宁远城不愧是历史名城,比关内的省府城池还要高大坚固,如果光靠咱们的火炮,想要攻下可不是一件易事。”黄文金在陈玉成身边说道。
在陈玉成身边还有一位年轻的将领,正是杨玉科,此时他已经是独立军的军长。
“情报说的没错,如果按常规来打,的确耗费时间,可惜他们遇到的是我们国防军!”
陈玉成看着宁远城外的河流说道:“这河道本来是宁远的粮道,没想到此时竟然成为自己的催命符。”
就在三人谈话间,河面上竟然驶来一艘岸防重炮舰,原来宁远城外的河流直通大海,而且还有港口,陈玉成等人早已研究了相关的情报,在进攻之前,就向海军申请了一艘岸防重炮舰支援,舰上为了减轻重量,燃煤、炮弹全部由四艘木船携带,这才让岸防重炮舰勉强从港口驶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