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的、PET-CT都在宽大的电子阅片屏幕上打开。
上次外院的手术已经截去了大约二十厘米的股骨中段,为了尽快获得下肢功能,使用了一个定制的钛合金假体,来桥接股骨,弥补这二十厘米的缺失,假体两端插入髓腔,用骨水泥固定。
这是一种姑息的做法,目的只是让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一个有功能的下肢,能够行走,便于护理。她的骨肉瘤已经全身多处转移,使用其它办法,比如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或者伊利扎洛夫骨延长技术,都不适合,康复的时间太长,不适合一个肿瘤晚期的病人。
“可以置换一个全股骨假体吗?用3D打印技术?”
宋子墨提议,骨科实验室3D打印机已经可以应用,这台机器是工业级别的,相当于一台3D打印机床。
杨平摇摇头:“股骨作为一个器官,不是简单置换就了事,它上面有很多肌肉附着,两端还有关节囊和韧带附着,这些腱性软组织靠腱骨愈合的机制进行牢固的附着,关节囊和韧带维持髋关节和膝关节的静态稳定性,肌肉不仅维持关节的动态稳定性,还提供运动的动力。要进行全股骨置换,需要解决软组织附着的问题,否则这个股骨只能起支撑作用,没有运动功能,甚至连支撑作用也只能发挥一点点。人体的软组织与骨可以愈合,与人工材料无法进行愈合,要是解决这个问题,估计是骨科技术上的突破,当前我们不能用这个办法,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课题来研究它。”
“截肢?”
小五的意见,既然无法进行置换,就只能截掉了。
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将瘤体和侵犯的股骨进行切除,但是切除后,股骨只剩下两端一点点了,右侧下肢会因为股骨的缺失,失去功能,再用定制假体,已经无法获得有效的把持了。
“已经全身扩散了,截肢的意义不大,保留肢体,起码心理上的感受要好很多。”
张林也发表意见,大家都很积极,说错了,杨平也不会批评他们。
“你的意见呢?师兄?”宋子墨看杨平把片子翻来翻去,一直没有说自己的意见。
“把原来桥接股骨的假体取出来,将肿瘤连同侵犯的股骨切掉,利用伊利扎洛夫技术进行骨延长,给她一个正常的股骨。”杨平思考很久说。
宋子墨认为这个方法太理想化,不实际:“她是骨肉瘤晚期呀,你这样治疗,是打算要根治吗?不可能的。”
残酷的潜台词,宋子墨没有说出来:她的生存期,可能要短于这个延长持续的时间。每天一个毫米的进度,即便二十厘米,也需要持续两百多天,她能坚持这么久吗?
“我知道根治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想朝最好的方向努力,能走多远就是多远。”杨平很坚决,他想争取,堂吉诃德式的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