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难呢,你把身子养好些,挑个不冷不热又不老下雨的日子,慢慢走就是了,马车收拾得舒服些,客栈住得好一些,伺候的人多一点,谁还出不了门了?”
周子康这么说并不是信口胡言,而是他确实了解徐家福的情况,感慨徐家福的心情。
徐家福是自幼身子骨弱,但还没有弱到出个门就会怎样的地步,只是打小是个药罐子,正因如此才找了个农女做媳妇。
除了好生养,也是想以强带弱。
事实也确实有些效果,又或者徐家福这些年已经健康了很多,并没有像小时候那般弱,毕竟所有人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小时候药罐子的印象上。
也是父母溺爱、徐夫人的娇惯和约束,能去趟村里已是很远的路,出靖阳城?怕是天遥地远。
周子康却是打小就在外面跑的,做为粮行少东,附近几个镇子、村子,去过的地方很多。
他年纪也要略小一些,因此也看不惯徐家这般将儿子关在富贵牢笼里,便提议了这样的办法。
他并不认为这样周全舒适的出行,还能把这么大个人累病了。
徐家福听了果然心动得很。
“虽说此去南华州十天时间足矣,我慢慢走上半个月总可以吧,一路也能看看外面的风景,不急着赶路。”
“八月、九月不正是凉快干燥的季节吗,赶在入冬前回来就行了,我把青霞和孩子带上,一起出个远门。”
要说他这情况出远门,秋天确实是最好的时候。
冬天太冷、春天潮湿、温差不稳,最是容易染病了,夏天又太热。
“哈哈,他们这前脚刚走,你后脚就想也去那边,也不一定非得今年呀,明年秋天早些过去,在那边过中秋不是更好?”
周子康被堂姐夫竟然露出雀跃神情而逗笑了,但也理解他,只不过想到舅哥此去是忙着收葡萄做葡萄酒的,这时候若是有客到,只会分散他们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