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田,共计三百亩,共计收一千五百零二亩。
丁田,共计三百二十一亩,共收一千四百三十七石九斗六分。
戊田,共计三百零六亩,共收一千三百六十九石又五斗二分。
己田,共计三百零五亩,共收一千五百四十四石。
……
也就是说,平均每亩产土豆栗米四石五斗之五石之,最高记录是五石又三分。每一石石是一百二十到一百三十斤,一亩田的收获就是五百多斤!所有人都又惊又喜,在一边看着栗米如流水似的抬上来,那些此时已经没有力气欢呼了,因为他们见多也就不感觉奇怪了。
李渊虽然不精通农事,但是他作为世族门阀出身,也不是长在深宫大内的皇帝,所以李渊也多少了解一些农事。李渊甚至知道,如果不惜一切代价追肥,有可能让一亩良田,单亩亩产高达六七石,但是这需要每亩地追肥两千斤以上。哪怕豪门门阀,这样的做法也得不偿失。
可是当三千亩亩产均超过四石五斗的时候,李渊坐不住,亲自走到人群中,看着有点失落陈应道:“陈卿,你这地种得不错。”
陈应神色中有些萧索,事实上增产他早已预见。可是这个结果,却让陈应非常失望,因为他感觉只要上了磷肥,粮食的产量也应该增加三五石,而非现在的四石五斗。
陈应苦笑道:“陛下,臣弄这些磷肥可吃了不少苦,只是可惜,看来试制的磷肥还不成功,一旦成功了,高出四五石不成问题。”
饶是李渊见多识广,此时也目瞪口呆的道:“高……高出四五石?怎么可能!”
陈应解释道:“没什么不可能的,磷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肥料,施用磷肥跟没施用要差很远。”
此时,别说李渊不淡定了,就算是在场的大臣们都不淡定了。如果全天下,不仅仅关中的粮食每亩增加一石,那会是多少?将会是两千五百万石,足够养活百万大军。当然,由于地力的关系,关中二十五万倾田地中,每年将有三分之一的田地休耕,如果有化肥,那么就相当于多出八万倾良田。相当于八百万亩。
仅仅关中一地,就可以养活整个天下。
说出来也非常可笑,根据后世西北农业大学统计的数字,仅关中平原的粮食产量,大约在九百六十万吨,其中如果算上唐代一年一季,那么这个数字将会是四百七十三万吨,一吨相当十六石七斗,那么相当于七千五百万石,超出唐朝全国粮食产量。
一旦关中的粮食可以自给,那么李唐在关中的地位将无法动摇,而不是像历史上最高峰值,要运输七百余万石粮食进入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