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五四年安禄山入朝,加左仆射。杨国忠进位司空。安禄山反兆日愈明显,朝中有言其反者,玄宗不信,反而将其人缚送安禄山处置。太子言安禄山必反,玄宗亦不信,自是无人敢言其反者。三月,太常卿张垍因人事问题向安禄山泄密,左迁龙溪郡司马。六月,剑南留侯李亦率兵七万击讨南诏,至西洱河,全军覆没,李宓被擒。杨国忠隐其败况,复兵讨伐,前后死者约二十万人。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自去年秋天以来,水旱灾相继发生,物价暴涨,民苦不堪言,诏太仓米一百万石贱售放赈以济贫民。是年,全国户数为九百零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人口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零四百八十八,为唐代有史以来最高记录。
李白春游金陵。五月至杨州,与王屋山人魏万相遇,二人同游金陵,分别时,李自托其为之编诗集。留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闻日本国人晃衡遇难。晁衡本名阿倍仲麻吕,李白昔在长安为翰林,与之相交,晁衡天资聪颖,来长安学习不久即能用汉语作诗,一时名动长安,今忽然仙去,李白为之流泪。留诗《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秋,游宣城。留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谢公亭》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