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米的距离是多长,回答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猎豹也就是不到1分钟的事情。对于蜗牛来说那就可能会是永远。
对于北非沙漠中的正在进攻的英军第一装甲师来说是一千米的距离是8辆被打成火炬的‘谢尔曼’美制坦克。
米歇尔、魏特曼所指挥的坦克一共只携带了25发高爆榴弹炮弹。就这样一发一发的停在3千米以外向英军的密集的坦克队形射击。25发榴弹直接命中的就有10发炮弹,而其中有7发高爆榴弹直接引燃了谢尔曼坦克发动机里的汽油,包括刚才第一次被砸坏的坦克在内,米歇尔、魏特曼的战绩直接就升到了8辆。将近3发炮弹就能摧毁一辆坦克的命中率让英国人恐惧不已,要是德国坦克都是这样的命中率,那还打什么打,直接投降算了。
米歇尔、魏特曼之所以这么神勇也是很有原因的,第一个就是德国的‘豹式’坦克造的实在是太好了,44吨的重量足以能够承受那将近5米长的炮管所产生的后座力。虽然坦克的履带和悬吊系统时常受损,而坦克的引擎更往往因为过热起火,但是不能否认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中型坦克就是‘豹式’坦克。说是中型坦克,其实按照二战时的标准,豹式已经是中型坦克中的重型坦克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制造的‘谢尔曼’又称‘4’坦克,根本就不是用于跟‘豹式’这种杀手作战的。谢尔曼的长处在于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用途广泛。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t34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德国坦克的高精密度也让德国坦克在跑千把公里后必须进行大修,而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
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式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美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成本。
最有趣的是,谢尔曼坦克的尺寸是参照美国‘自由轮’的船舱设计,非常便于远洋运输。看来美军对后勤的重要性理解得非常透彻。
但这一切并不能掩盖‘4谢尔曼’的缺点,谢尔曼坦克外型线条瘦高,高达3.4米。像一个淑女一样在战场上招摇过市。很是吸引德军坦克直瞄镜里德军的眼球。面对淑女不上,那就是笨蛋了。
使用汽油的发动机由于成本问题也只用了很薄的一层钢甲。这个弊病使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第三个原因就是英国军队的装甲指挥官的问题了。英国是一个岛国,在英国从来都是皇家海军的天下。英国人只知道该怎样去造更大和装甲更厚的战列舰。对于陆军的坦克根本就不是特别的重视。
英国是最早使用坦克的国家,一次大战中为了突破德军的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英国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1916年9月15日,有60辆“马克”1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但是第一次大战后英国又恢复了老样子,根本就不对这种陆战之王再进行深入高成本的研究。想当然的陆军的军事学院的战术也还是把坦克做为步兵的支援工具使用的。20年的时间英国的坦克使用水平还是停留在一战水平。
当德国人使用坦克攻占了波兰以后,英国人才翻然悔悟,才又对坦克进行了新的改进。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坦克战术,这其中就有一条,‘坦克在进攻时没有步兵的掩护下,应尽可能的拉近坦克之间的距离,以起到相互掩护的作用。’
英国的装甲指挥官们都是高分从装甲学院毕业的高材生。那课本都可以倒背如流,在战场上也是很严格的按照书中的要求去做的。因为你要是不照样去做,你就会被当成另类被别人敬而远之,而你的上司也不会喜欢你这个推陈出新的家伙。
书本的结果在北非的沙漠中终于显示出来了,用的是英国几十名装甲官兵的生命,就连后来隆美尔知道了这件事以后都感叹的说了一句“教条主义害死人啊”。说完还假模假样的掉了几滴鳄鱼的眼泪。
漫长的1千米几分钟就过去了,两军的坦克相距只有不到2千米。最前排的德军坦克指挥官都纷纷的钻进了炮塔之内,这时英军坦克的炮弹已经能够打过来了,不过准头那简直都是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