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被顾老太太昧下的红参,兜兜转转,又被送到了顾令好面前。
只是这情形,着实太过尴尬。
夏嬷嬷最先反映过来,掏空心思圆场道:“昨日府里客多事忙,底下的人也不细心,一时听错了吩咐,或是把东西送错了院子,也是有的,这是……恰好被筠姑娘发现了,便亲自把红参给令姑娘送了回来。”
这解释实在勉强,显然夏嬷嬷已经忘了顾筠方才都说过些什么。
顾筠则一直垂着头,一声不吭,仿佛根本没有听见夏嬷嬷的话。
她的身材娇小纤细,单是静静地站在太阳底下,就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她低垂着头,让人看不清脸上的神色,但偏能使人感同身受,体会到她此刻的满心羞惭,甚至看着她微微抽动的肩膀,就像是看到了她哭红的双眼。
有些人,天生就能轻易获得旁人的信任、同情和原谅。顾令好觉得,顾筠又是这些人中的翘楚。
但凡你看着她,都会忍不住心生怜惜,哪怕明知她犯了错,也能想出各种借口,轻易原谅她,甚至都不会舍得对她说一句重话。
这也是顾令好对上顾筠,会屡屡倒霉的原因之一。
即使顾筠什么都不说,旁人也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肯定是她欺负了顾筠,甚至有时候顾筠替她解释,都会让人以为,顾筠要么是宽容识大体,要么是私下受了她的胁迫,才会“违心”替她说好话的……
顾令好皱了皱眉,收回看向顾筠的目光,又见夏嬷嬷正对着她使眼色,示意她也帮着说几句话,好把这事圆过去。
顾令好却不想掺和,很快转过视线,只当做什么也没看见。
一旁的素英姑姑,已经冷笑出声:“这确实像你们顾家能做出来的事,毕竟也不是头一回认错两个姑娘了。”
这话指的,自然是十几年前,顾家找错女儿的事了。
夏嬷嬷顿时住了嘴,唯恐说错了什么,再给两家的婚事添出麻烦。
好在不论是当年的事,还是红参,素英姑姑都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她和顾令好确定了明日来接的时间,便离开了顾家。自始至终,倒没说顾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