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吏部尚书自然不例外,最终花落谁家还是取决于嘉靖的意志。
虽然不能通过投票决定吏部尚书的人选,但很多官员不断地发生质疑的声音,对吏部左侍郎董份的“合法性”进行了攻击,以期通过这一点来阻止董份当选。
大明朝堂的混乱便在于此,相互较讦早已经成为了常态。
“严讷不可出任吏部尚书!”
“严、徐同出南直隶,朝廷姓徐乎?”
“既是首辅,又为天官,要做宰相乎?”
……
当有声音传出朝廷由礼部尚书严讷接任吏部尚书的时候,官场同样有着强烈的反对声音,直接指责于徐阶和严讷将会结成乡党。
徐阶和严讷的亲密关系,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一旦任严讷接任吏部尚书的位置,而徐阶又呆在首辅的位置上,徐党的权势无疑要攀至顶峰。
不仅是董份那边的朋党,其他的势力亦是纷纷出面阻止,都是不愿意看到严讷出任吏部尚书。如果真由严讷当选吏部尚书,整个朝堂将无人再有实力跟徐党相抗衡了。
京城的官员显得很是忙碌,在阻止董份之后,又继续反对严讷。
不仅如此,在传出将由兵部尚书杨博和户部尚书吴山接任之时,同样又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令到这个朝堂变得是骂声一片。
正当各方势力摩拳擦掌地要争夺吏部尚书的宝座之时,他们的声音却是突然戛然而止,因为一则军情突然间从南边传来。
福建有十万火急的军报传来,失去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威慑,福建的倭寇的气焰变得更加的嚣张,于二月二十六日倭寇攻陷平海卫城。
跟着以前洗劫之后便离开有所不同,这次的倭寇却是选择盘踞在平海卫城,攻陷了政和、寿宁,各自扼守海道作为退路。
很显然,大明倭寇的形势再度恶化,倭寇竟然占据平海卫城为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