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天与地,一株古树、一块石头、一根小草,都像跟他是相连地活着般,而自己则成了它们其中的一分子,再不是两不相关了!
……
叶凝缓缓睁开双眸,臻至先天之境后,他那双较之于常人明亮澄澈了许多的眸光,此刻却是略微黯淡了下来,蓬勃的精气不再显露在外,而是随着心境的圆满,渐渐的返璞归真,不露不泄。
默默感知着这动人的世界,以及自己身体、心灵之上的变化,叶凝那恬淡俊秀,略带出尘飘逸之气的面容上,不流露出了一丝丝发自于内心的纯净笑容。
“三十年来寻刀剑,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大道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叶凝带着由衷的喜悦,朗声长颂此刻对之深有所感的名家之诗,他的声音幽然、清洌,直若他平日里修行处之畔的那一曲潺潺流水,绵绵不绝,声传十里。
此时此刻,在那龙涎谷内,除却那些早已闭死关不出、一心修行的老道士外,其余的人在听到这首小诗后,无不为其中的恬淡欢喜之意感染,尽皆都露出了一道道笑容。
那笑容,既是对于后辈的期望和肯定,又是对他们有所成就后的满意,更是对于又有一个同道踏入他们所在之境界,从而深感大道之路绵绵不绝,又多了一个可供论道的道友的喜悦!
叶凝自幼拜入大名鼎鼎的田谷十老中的苏道标门下,除却幼时乃是由苏道标亲自为他筑基传道外,其实很少见这位楼观道之中的传说人物。
毕竟他所拜师之时,这位生于南北朝之时的道门宗师,便早已衰老,寿元无几,从而不得常年闭死关不出,以求减少消耗并尽力突破修为,增长寿元。
故而在那一段时间里,叶凝差不多就是一手由众老抚养成才,学技解惑,便是较之于他们的亲传弟子之待遇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叶凝时至于今日,也从未让他们失望过,他三岁学道、四岁练功,五岁学剑,七岁学易,十三岁入得先天之境,剑法有成。
时至现在不过十余六岁,他更是一举扣开宗师之门,迈入了他们这一群老不死所在的境界。
这等天资与修为,简直是天生的学道者,楼观道从古至今也难以找出几个能有他这般天赋之人!
故而众老一向偏爱于他,却也实是有原因的。
况且自田谷十老之时始,楼观道虽无佛门之机遇,以堂堂一教之力蛀空南朝,得其势与力发扬自身以至于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