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大魔导师的表情很平静,然而手上的动作却出卖了他,油笔的笔帽在他的手里反复盖上取下,发出一声声清脆的声音,淹没在了卷纸计算机清脆的哒哒声中。
面前的卷纸计算机中的纸带不停向上卷着,一些输出字符不停地打印出来,并随着纸筒的滚动逐渐消失,虽然联邦第三研究院基于符文自动机研发的卷纸计算机很好用,但是他的关注点并不在这个上面。
卡门大魔导师的内心很紧张。
这里是发射岛的指挥中心,也是距离发射场不远的地堡。此时,数十位研究员坐在桌台和计算机旁各司其职,还有一些研究员正在走廊狂奔,信息通过短距离通话机在发射场与指挥中心不停地交换着,墙上的准备灯一盏盏由黄变绿,证明各个系统检查无误。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但卡门大魔导师依然很紧张。
他的视线穿过地堡斜上方的加固玻璃窗,望向不远处伫立在发射台上的符文飞船,那是他们第一座正式的符文飞船:“晨曦号”。
箭体长十五米左右,直径约两米,与三十多米高的发射台比起来略显低矮,其火箭也不再仅仅是实验用火箭,而是一个完整的,模块化的火箭。
火箭里搭载着一颗卫星,包涵对地远程通讯功能,宇宙射线探测仪,对地魔法感应仪和可见光光谱分析仪,为了保证一个设备对天,两个设备对地,其中还有用于稳定卫星飞行的陀螺仪。
卫星设计的轨道是距地面三百五十公里的近地轨道,也是地面勘探卫星和气象卫星的位置,届时卫星将每一个时辰零三刻钟绕地球一圈。
虽然此位置的大气已经降到一亿分之一个大气压以下,但是这不代表此处没有空气,为了防止细微的空气阻力将卫星拽下来,它还配备着一个非常小的反冲力发动机,仅仅携带了约一公升的元素燃料,理论上却可以使用二十年。
由于数据传输的限制,卫星在天空中飞行的大部分时间是无法连接到位于元素海晨星岛上的接收端,为了保证数据完整地保存下来,数据存储传输部分的设计人员不仅仅加装了存储模块,更升级了数据传输协议,开发了断点传输。
当卫星远离数据接收区时,数据流会记录最后传输的信息的断点位置,将后续信息存入缓冲区,当卫星绕地球一圈返回数据接受区时,数据流会从记录的断点位置继续传输,直到清空缓冲区,或者下一次远离数据接受区为止。
地面实验完全通过,卫星地面试运行也已经完成,再加上对火箭各模块反复实验后并未发现什么重大问题,这让所有人对此次发射充满信心。
除了卡门大魔导师。
这似乎是一类技术型管理者的通病,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他必不可能参与到每个项目中去,了解每一个项目的技术细节,这就意味着他只能充分信任自己的团队不光要信任他们的方案,更要信任他们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