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蓝采和与众人离开郦公庙,准备前往客栈,途中见张果老不辞而别,未及向王仙芝等人相告便匆忙追随而去。
张果老刚走两步就发觉蓝采和尾随追来,他只故作不知,脚下加快步伐,顷刻间便已奔至郦公庙后的一片榆树林中,找到自己系在林中的驴子,将缰绳解开,轻身一跃倒跨在驴背上,他也不去牵缰绳,只是面带微笑,闭着双眼,手敲渔鼓,唱着道情,任由着这驴子信步沿着大道向北走去。
蓝采和加快脚步紧跟,路上不敢停歇,一口气跑出二十多里。这时只见东方启明星升起,开始泛起鱼肚白,又走了一段时间,旭日初升。
张果老拽了一下缰绳,吆喝一声,那驴子听闻喝声立时驻足不前。他伸个懒腰从驴背上跳将下来,看着从后面追来的蓝采和已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不禁笑问道:“小兄弟,你不去跟着盐帮群豪,却来跟着我一个老道做甚么?”
只见蓝采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张果老连叩三拜,说道:“晚辈蓝采和想拜通玄道长为师。”
张果老左手捋须,微笑道:“老道乃是一个闲云野鹤,又能有多大的本事收你做徒弟。我看你那些盐帮朋友倒净是些志气不凡,胸怀鸿鹄之志的英雄豪杰,你何不与他们一起开创一番千秋功业?”
蓝采和道:“弟子生性懒散,喜欢无拘无束,这一生怕是成不了甚么功业。晚辈初次与道长相遇便觉道长仙风道骨,慈眉善目,实是令采和崇拜不已。这次道长有力挫淫贼卜猞翁,救得晚辈等人的性命,晚辈心中甚是感激。弟子行居无束,也想如前辈一般游历江湖,行侠仗义,还望仙长不要嫌弃采和愚钝收下弟子。”
张果老道:“老道风餐露宿,行居无所,颠沛流离,浪迹江湖,跟着我可是要遇到许多的危险,吃得许多的苦呀!”
蓝采和听他如此问便是有意收他做徒弟,不禁内心欢喜,说道:“弟子不怕吃苦,亦不惧危险。”
张果老微笑着又道:“你正值青春年少,大好年华前途不可限量,将来有朝一日遇上个心仪的女子讨做个老婆,生儿育女其乐融融享受天伦,岂不快活,何苦来跟着我做个清修的道士,孤寡一生。”
蓝采和自幼酷爱武学,同张果老两次相遇,只觉他武艺超绝,深不可测,侠气冲天,正义凛然,又觉他超脱世俗外,飘然如仙翁,心中对他是说不尽的敬重与崇拜,只想着可以追随左右做个俗世徒弟,拜师学艺,并没有想过真正的出家做个苦修的道士。听张果老这般问,只觉心头一震,略一迟疑,道:“采和愚钝,至今仍深陷于尘世俗物当中不能挣脱,一时间还无法断绝人世间的情欲之念。更何况晚辈早已有了婚约,我与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对采和又是情深意重,采和又怎么能够负她。采和只想在前辈跟前做一名俗世弟子追随师父修行,侍奉左右。”
张果老冲着蓝采和微微一笑,没有做声,翻身倒跨在驴背上,长袍一甩,道:“起来吧!”毛驴缓缓前行,他望着蓝采和,手敲渔鼓,唱着道情词调。
词曰:“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来飘去不自由。无岸无边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头,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
(词曲是由唐诗演变而来,李白的《将进酒》《秋风词》均已有了词调的原型。道情源于唐代,相传是张果老所创,唐末时民间有道情词流传也就并不稀奇。然而这首道情词却是由后来的道教奇人张三丰所作,武侠并非考究史籍,虽有年代错乱却也只图一乐,如有张冠李戴之处,还望见谅!)
蓝采和看着远去的张果老,不知道他所颂的这首词是甚么意思,也不知道他是否同意收自己做徒弟。他自来行事洒脱,却与习武一事上固执痴迷。也正因此他才远离蜀地,游历江湖,就是想学就一身武学。这次他遇到这位旷世奇人怎能就此轻易错过,心想:“他要是不收我,我就一直跟着他。”站起身来一个箭步追上去,牵过驴子。
蓝采和手执缰绳,牵着驴子走了四十多里路,看看日头,时辰已将近晌午。他昨夜同盐帮群雄与卜猞翁打斗了半宿,又追了张果老走了这么远的路程,到这时还不曾进食一点儿水米,早已是饿的前胸贴后背,腹中咕噜咕噜直响。初时他还可忍耐几分,到后来越走越觉得腹中无物,饥饿难耐,只感手脚松软无力,步伐沉重,着实是走不动了。转过身来到毛驴后面,看见张果老微闭双眼正自调气养神,轻轻唤道:“道长,走了这么一路,实在是又累又饿,咱们还是停下来歇息一会儿罢。”他未行拜师大礼,张果老亦未允诺收他做徒弟,故此他不敢妄称“师父”。他见张果老闭目不答,便不敢再叫,紧跟两步,强忍饥饿牵着驴子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