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妮小说阁>竞技>不负大明不负卿 > 第1308章 陛下可真神通广大
    泰和元年,经过严格的京察后,官员的风貌焕然一新。

    从前点卯,各个衙门总会有三五几名官员,喜欢聚在一起神侃一会儿,从这个官员的三姨太,聊到那个寺院的和尚尼姑偷情,天南地北无所不议。

    可现在没有官员这么做了,一来他们不敢,二来他们也没时间。

    如今衙门里的人被裁汰一些,活儿自然就多了,为了双倍俸禄与六天一休制,他们必须得加倍努力。

    而且,他们现在也都知道了发放与支出俸禄的形式与细则。

    自大明洪武皇帝建国之初,就为朝廷官员的俸禄等级以及支取的方法,制定了一整套实施细则。

    官员俸禄有本色俸与折色俸之分。

    本色俸包括三样:一是月米,二是折绢米,三是折粮米。

    折色俸含有两样:一是本色钞,二是绢布折钞。

    所谓钞,就是铜钱。这样,官员们每月拿到的俸禄,就由米、绢(或棉布等)、银、钞四样组成。

    按照规定,朝廷官员无论大小,每月支米一石。余下俸禄折为绢、银、铜钱支付。

    有时太仓银告罄没有银钱,临时也会改用其它实物支付。这就要看国库里有什么了,有什么分什么。

    盐、油、蜡烛,甚至香料、胡椒、苏木,都曾折为米价分给官员们作为俸禄。官员们叫苦不迭,可也无可奈何。

    还有一个让官员们怨声载道的,就是折色俸中的铜钱,因为随着物价的变化,铜钱的变化也极大。

    比如上个月二十贯铜钱可以买一石米,到下个月可能需要三十贯铜钱。

    可折色俸一旦确定,多少年都不会轻易更改。就比方说现在,市面上的米价已经卖到四十贯一石了,而官员们仍按嘉靖初年定下来的二十贯折一石米的比价领取折色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