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汉列侯》更多支持!
自古以来,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
远的不去提,就说那一百多年前的长平之战,赵王临阵换将派出年轻有为的赵括,代替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才有长平之战的惨痛失败。
虽然从大战略上来说,赵国完全没资本与秦国争霸,能小输就是胜利,但是人们更喜欢把错误归咎于临阵换将以及纸上谈兵。
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时就要借此机会敲打北军的都尉们。
“我知道你们之中很多人对天子的诏命有抵触,就像两个月前,你们选择太尉田蚡那样,我是赵括,田蚡是廉颇?”
目光扫过三列站班,在场的军官至少担任统率千人队的校尉,每个军官神情专注面无表情,全然没有心虚或害怕的表情,假如说汉军是最顽固的石头,军官就是顽石中的强者。
曹时从没有统率过北军的经验,两次南征虽颇有斩获却代表北军的高度认可,南北二军的斗争由来已久,南军节节胜利胜利并非北军喜闻乐见,因而哪怕是面对出身军功爵顶层的车骑将军曹时,北军的军官们多数也是保持中立姿态。
他们并不认为支持田蚡有错,太尉田蚡至少代表朝廷大用北军将士,从官方的名义上就带有先天优势,曹时以副将协理军务被排挤也在情理之中。更糟糕的是北军只派来十二万人,中尉樊它广被留在长安城镇守京师。真正指挥北军的中枢力量是被留在长安城外的细柳营,太尉名为最高将帅天然具有统御权。
都尉李敢哈哈大笑:“那脓包不及廉颇万一。将军胜赵括百倍。”
“赵括并非庸将,白起无法阻挡,我不同意李都尉的意见。”都尉郤温随即反驳。
“小子敢抬杠,你想说田蚡那杀才不是脓包吗?”
“请李都尉就事论事。”
“信不信我揍你?”
都尉段宏跳出来从中说和:“两位何必闹的剑拔弩张,一切听将军的安排。”
所有目光转向大将,曹时安心坐着似乎全无变化,北军正卒的兵源有七成来自关中子弟,剩下三成才是陇西郡以及汉中郡和巴蜀,这一块是老秦人的地盘。向来抱团非常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