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依着山路向前走了约有一炷香的时辰,突见前方道路平整起来,三四丈来宽的青石路面整齐精巧,石板之间严密衔接没有丝毫缝隙,犹如是一整块一般。马车行驶起来丝毫不觉颠簸,张果不自主地轻喝马匹一声加紧脚程飞驰起来。
又行驰了有半个时辰,来到山路尽头处,只见一条丈许来宽的石阶山路一山坡蜿蜒而上直通山顶。张果抬头向山顶望去,但见烟雾缭绕处,一座宏伟的建筑宫殿在山巅之上若隐若现,乍一望去,犹如空中楼阁琼楼玉宇。张果见了心中不禁赞道:“好一处神奇的去处!”一低头看见不远处的一块七尺来高的石碑上篆刻着三个大字“长生观”。
张果在路旁找了一颗树将马匹拴好,搀着王氏沿山路而上。
他们向上走了两三里路,途中稀稀散散的有些香客从山顶下来,沿途中石阶路中,每隔十余丈远便有一个平台,每十个平台之间便会放置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石制香炉。
当年武宗在朝时,由于崇道抑佛,几年间道教得到了无上荣光。这些年里长生观更是享誉千里,每日的香客络绎不绝,一时间老君大殿之内无法容下这许多香客,观内道士便沿途摆下这许多大香炉以供香客敬香朝拜。而当下大中皇帝即位以来极力崇仰佛教,道教昔日的辉煌便一去不复还。石阶上的石香炉冷冷清清地呆在石板之上,只有炉内剩余的香灰还在印证着它曾有一段受万人崇拜的不寻常的往事。
张果二人上山途中走走停停,临近日暮时分这才到了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宏伟的道观门楼,两扇朱红漆紫檀木门,门前左右共四根水桶粗细的楠木柱子,当真是气势雄伟。只是与现下冷清的门面相比未免落差悬殊。
张果和王氏走进门楼内,只见一道童手中拿着扫帚正自打扫庭院,见张果进来迎上唱个喏道:“施主是来进香的么?天色已晚知客堂现已收功,还望施主明早再来罢。”
张果道:“小仙童我们是从衡山来的,有事要见玄明子道长劳烦通禀一声。”说罢从袍袖里取出一封信件呈上。这封信原本是李霄云写给玄明子的,在衡山时李霄云交给张果。
那道童接过信件转身向后殿疾步走去,过不多时,只见刚才那道童跟在一位身着青衣道袍的中年道长身后走来,那道长身材消瘦手握拂尘走到王氏跟前抱拳施礼道:“夫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王氏在衡山时曾与这道长见过数面,识得他便是玄明子道长,将身微躬做个万福回礼,道:“这次奴家身处险境,只有讨扰道长了。”玄明子道:“夫人言重了。”
说罢引领张果王氏向内走去,穿过内院法场,便来到一座大殿门前,只见门上一块匾额上写着三个大金字:披香殿。走进披香殿内但见上方供奉着三清祖师金身,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上方一条金幅书写道: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张果望去,只见这披香殿共有五间建成,左手两小间,右手两小间,中间正殿供奉三清有七八丈长,三四丈来宽,可同时容纳五六百人敬香朝拜。
穿过披香殿便是后院的西厢客房,这里以供山下来进香的信者休息之用。走进客房内,玄明子礼让了座位,待到大家坐定早已有道童端来了茶点。
玄明子叹然说道:“兴龙教的变故两个月前贫道尽已知晓,霄云兄惨遭不测英年早逝着实令人痛心惋惜。贫道曾与霄云兄有八拜之交,如今见夫人无恙,自当极力护得夫人安全,保住李氏一脉。”王氏欠身谢过玄明子。玄明子心想观内道士都是男子,观内虽有客房但是留宿一个夫人在此不免惹人嚼舌非议,便道:“夫人,我观在后山有三间屋舍和十余亩田产,只是近来我观香火没落,人员凋零无暇操置打理,如夫人不嫌简陋大可住下。”王氏道:“落难之人但求有一避所,怎敢挑剔嫌弃。”于是谢过玄明子,张果也起身谢过。
玄明子挥手向站在一旁的侍童道:“静心,带客人去后山房舍。”道童应声道:“是,师父!”
张果随着道童去了后山,王氏和玄明子道长寒暄一阵,又谈起往日之事,想起李霄云王氏又不免感伤落下泪来。
张果随道童来至后山屋舍,这原本是观中道士在农耕丰收之时的休息场所,只见屋前的十几亩田地是早已荒芜,杂草丛生。道童静心对张果说道:“自从大中皇帝即位以来大赦佛教,长生观便没落了,观内弟子相继离去,观中的田产便无人掌管。”
推门进来屋内,但见屋内破败不堪,蜘蛛网纵横交错布满了整个屋子,老鼠在屋里叽叽喳喳乱窜,一些不知名的虫子到处都是。那道童见此情景苦笑道:“半年不曾有人过来,屋子都荒废了。”张果也觉这里太过简陋荒凉,恐师娘住在这里不习惯。但他们是落难之人相求,只是说道:“不打紧,收拾一下就可以了。”走进里屋,来到卧榻旁,张果随手在榻上一拍,一股尘土扬起,顺手从角落里拿起笤帚,与静心将这里彻底的清扫了一下。